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嬴城摇头道:“可这是乱世,乱世当用重典,以御天下,放下刀兵,若是君子,君子之交互不侵犯,可君子遇莽夫,自百口莫辩,所迎来的必是刀兵。“

扶苏摇头道:“明德慎罚,以刑辅德,以德去刑,恤刑慎杀,以德治国,天下子民自以德报之,天下自安。”

“为政以德,继德,明德,修德,人人行之以德,争相从之。”

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“你所说之莽夫,不过未曾教化之人,若以儒礼而教,莽夫也可成为谦谦君子。”

嬴城心中轻叹,又问道:“那父亲对孩儿所执之政,又如何看待?”

扶苏一愣,这还是第一次自己这位嫡长子询问他的意见。

只是觉得怪异。

不过,该说的他还是要说:“不伦不类!”

“在我看来,酷吏的问题依旧存在,虽然新秦律将原有的商君法更改,但是,倘若五等九流推行下去,新秦律要比商君法更加的残酷,而五等九流,将天下之人划分等级,这一定形成无法跨越的等级封锁,强者恒强,弱者更弱,长期以往,便是另一个春秋,只不过换了一个方式而已。”

“至于其余种种,不谈也罢。”

嬴城轻轻一叹,道:“父亲这样看待新政吗?”

扶苏摇头道:“若是无事,便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,不用在我这里浪费时间,如今的我,威胁不到你的地位,朝堂上下尊崇于你,陛下信重于你。”

“孩儿告退!”嬴城缓缓起身,心中无奈万分的转身离开了书房。

出了门。

抬头看天。

他只感觉今日的天,阴沉沉的,十分压抑。

“殿下,李公在别苑等候多时。”郭怀义轻声说道。

“走吧,的确,再不见这位外祖父,要有意见了!”嬴城轻叹。

回到了自己的别苑。

一路上随着靠近自己的诚意苑,扶苏府的护卫逐渐变成了黑甲卫,巡逻的密度也不断的提升,戒备森严程度不亚于咸阳宫。

“李公!”嬴城回到院中见到李斯,迎上去轻声道。

“老臣见过监国!”李斯今日一身青黑色长袍,没有着官服,以此等形态看李斯,确实少了几分威严,多了几分平和之气。

“去亭中吧!”嬴城并没有相问,而是带着李斯来到了一处凉亭所在。

此时已经是四月出头,天气渐暖,凉亭近湖,自有清风徐来。

嬴城坐了下来,李斯也坐了下来。

可凉亭之内却无人率先开口,安静的只剩下树叶飒飒的声音。

许久。

李斯还是犹豫万分的道:“老臣知晓,此时提及此事不合时宜,但老臣不得不提,也必须提。”

“新政自推行以来,虽有紊乱,却稳步推进,而且已经渐成气候,十三司,五等九流,变法,集体化农业等,只要稳步推进,必能在天下推行。”

“老臣固然在意法家,也因法家之万世根基,支持于监国,甚至不惜沉重的代价。”

“但是,归根结底,此乃陛下信重于监国,予监国总揽国政的权柄,于监国而言,这样的权柄看似坚不可摧,却唯独,维系于一人之手。”

“那便是陛下,陛下信重监国,监国推行国政无忧,陛下听信谣言,监国从此在秦国寸步难行。”

“正如监国所言,陛下乃千古一帝,雄才大略,威服四海,胸怀广阔,且继承大秦君王已有三十三年,根基深厚,朝野上下尽是陛下提拔任免的官员,自然,只要监国不借助手中权柄掌控朝野,自然无忧,乃至于陛下会允许监国结党营私,在朝中发展亲信党羽。”

“可监国可否想过,若有一天,陛下不信重于监国,监国又要如何自处。”

说着,李斯停顿了下来,忧心忡忡的盯着嬴城。

嬴城一叹,道:“皇权至上,的确,新政决于陛下,也可以毁于陛下,倘若真要到那时,如今之所行必将付诸东流。”

他知晓李斯究竟想要表达什么。

可正因为知晓。

他才不敢轻易的松口。

始皇帝遇刺的消息,拖的太久了。

通渭宫发生那么大的事情,短时间内还可以捂住,但想要对李斯,冯去疾这种朝野上下遍布亲信之人,被知晓是迟早的事情。

而王贲接手始皇帝身边的军权之后,以雷霆手段在陇西做出了天翻地覆的调整。

尤其是。

如今的王贲,已经进入了关中,虎贲营一路将西方道横扫了过来,堪称是生怕旁人不知事情紧急,很难将消息捂住。

而这。

也将迎来无数个皇权更迭都将迎来的问题。

皇权继承!

大秦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于匈奴,而是来自于始皇帝,来自于始皇帝之后,没有皇后,没有太子,没有明示的大秦帝国,谁来继承大统。

始皇帝二十四个儿子,看似长公子扶苏是老大,可没有皇后,那就是有十八个嫡长子,就连最小的胡亥,若是立胡姬为后,胡亥再小,那也是嫡长子胡亥。

而此时。

听到嬴城的回答,李斯心中一沉,道:“倘若新政无果,大秦将迎来更为严重的问题,新政与旧政之争,新律与旧律之争将会漫延在大秦朝堂。”

“即便是皇权至上,也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,乃至于演变为血腥学派之争。”

“即便是老臣,也无法左右,法家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割裂,新秦律与旧秦律之间,法家内部也会彻底的分裂。”

“学派之争,远比皇权之争要更加的残酷,更加的血腥,影响也更为严重。”

“皇权之争,也不过几十年而已,可学派之争,乃是数百年乃至千年之争,一旦形成此等局面,谁也无法想象,会变成什么样子。”

“但以春秋为鉴,战国为史,便可想象,学派之争是何等的残酷,而那,必将是第二个礼乐崩坏的春秋。”

“而与之春秋不同的是,天下一统,此争更为血腥暴力。”

“恰如其分,如今的大秦,法农兵三家各司其职,各有定论,互不干涉,看似有学派之争,其实并无争,而是相辅相成。”

“法学之人专于法,农学之人精于政,兵家之人擅于兵事,而再予之儒家之人明于礼,法政兵礼,此立国四柱,足以万世不倒!”

“但此前提,是四足鼎立,又四足一统。”

嬴城听着李斯语重心长的阐述,却沉默了下来。

所虑不同,所思便有偏重。

李斯所言正如他心中所想,可,大不同啊。

“监国,天下之乱,不过小乱罢了,只要国朝稳固,励精图治,自会安定,可一旦国朝差错,我大秦,万劫不复。”李斯起身深深的对着嬴城一拜,道:“老臣言尽于此,望监国,三思!”

李斯停顿了许久,见嬴城依旧沉默不语,心中一叹,道:“老臣告退!”

说着,李斯转身缓步前行,很希望嬴城能够叫停他,可是,这短短的几步路,在他极力的拖延下,还是没有听到嬴城喊他。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deltablur.com/view_0_oeers/rjshhffe.html

书林文学 海岸线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鲤鱼乡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